第十一督学责任区:2025年3月督导报告
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办学行为的规范性,提升学校管理细节,确保校园安全与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,根据区教体局督导工作通知、部署和要求,结合责任区工作安排,2025年3月,第十一督学责任区三位专职督学对相关工作进行了专项督导。现就督导情况报告如下:
督导人员:张羽 张荻 徐雄徽
督导时间:2025年3月
督导学校:合肥市亳州路小学 合肥市育新小学 合肥市长江路第二小学栢景湾校区 合肥市长江路第二小学橡树湾校区 合肥市长江路第三小学海棠花园校区 合肥市双岗小学 合肥市南国花园小学 合肥市杏林小学 合肥市永红路小学 合肥市长江路第三小学兰亭分校 合肥市庐阳实验小学
督导形式:实地检查、查阅资料、听取汇报、师生访谈、现场反馈等
督导内容:
- 学校安全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
- 学校体育相关活动安全措施落实情况(体育课程开设、大课间开展、眼保健操开展等)
一、基本概况
(一)学校安全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
本月,各校均按照上级文件精神,开展了校园安全管理大排查工作,针对校舍安全、消防安全、电气安全、食品安全等多个维度进行了全面检查,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及时整改。
(二)学校体育相关活动安全措施落实情况
各校均高度重视体育工作,认真落实“每天一节体育课”,大课间、眼保健操等活动形式多样、丰富多彩,确保学生充足的体育锻炼时间。
二、特色与亮点
(一)合肥市亳州路小学
1. 安全隐患排查迅速且全面
学校每月进行安全隐患排查,对发现的问题能够迅速整改,并能举一反三做好安全工作。例如,本次排查共发现5个问题,已整改4个,未整改问题也制定了详细的维修计划。
2. 家长委员会作用显著
学校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作用,把学校食品安全作为家长委员会一项重要的监督内容,让家长们充分了解学校配餐公司的情况,让学生在校就餐安心,家长放心。
(二)合肥市育新小学
1. 安全文化建设浓厚
学校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主题活动,如安全知识竞赛、安全主题手抄报、安全教育主题班会等,将安全意识深深植入学生心中,形成浓厚的校园安全文化氛围。
2. “三查三改”动态管理机制
体育教师课前自查(场地器材)、课中巡查(学生状态)、课后整改(问题反馈),实现闭环管理,有效降低了运动风险。
3. “家校协同”安全教育
发放《致家长一封信》3000多份,联合家长排查学生身体禁忌,并做好登记,形成了家校协同的安全教育机制。
(三)合肥市长江路第二小学栢景湾校区
1. “安全隐患我发现”活动
学校组织“安全隐患我发现”活动,鼓励学生主动查找身边安全隐患,共收到学生反馈隐患信息10余条,涉及教室设备、校园设施等多方面,提高了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参与度。
2. “体育课程+特色活动‘3+2’”组合形式
学校在体育课程设置上,采用“体育课程+特色活动”的思路,即在国家规定的每周三节体育常规课的基础上增加排球、篮球、跳绳特色课程,拓展延伸体育教学内容特色,多元化发展。
(四)合肥市长江路第二小学橡树湾校区
1. 丰富的体育特色课程
学校在体育课程设置上,采用“体育课程+特色活动”的思路,在国家规定的每周五节体育常规课的基础上增加乒乓球、篮球、跳绳特色课程,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体育需求。
2. 室内大课间活动
如遇雨雪等异常天气,全体学生在室内进行室内大课间,由班主任统筹管理,体育教师分楼层督促,确保大课间正常开展,体现了学校对体育活动的高度重视和灵活应对。
(五)合肥市长江路第三小学海棠花园校区
1. 安全地面游戏开发
学校开发安全(交通、防溺水、防震减灾、消防安全)地面游戏,帮助学生文明课间游戏的同时学习掌握安全知识,既有趣味性又有教育性。
2. 特殊体质学生关注
学校对心脏问题、哮喘等特殊体质学生建立档案,要求各班体育老师每节课均需关注特殊体质学生身体状况,体现了学校的人文关怀和细致管理。
(六)合肥市双岗小学
1. 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普及
学校利用升旗仪式、班队会、红领巾广播站、教师会对广大师生开展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普及,提高了师生的健康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。
2. 大课间巡视制度
学校在大课间有专人进行巡视,设置了地面游戏标志,课间学生乱跑的现象少了,文明游戏的学生多了,学生冲撞受伤的现象明显减少。
(七)合肥市南国花园小学
1. 近视防控及健康宣讲进校园
学校联合双岗街道卫生服务中心、疾控中心为学生开展近视防控及口腔健康、肺结核防治健康宣讲进校园活动,增强了学生的健康意识。
2. “3+X”教学模式
学校建立3+X教学模式,上午大课间安排广播操、礼仪操、足球操等集体性操类项目;下午大课间采用分组轮换的模式,一半学生跑操,一半学生利用教室、长廊、前广场进行益智类项目以及趣味性游戏活动,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活动需求。
(八)合肥市杏林小学
1. 不间断巡课制度
学校实行不间断巡课制度,避免占课现象,确保了体育课程的正常开设和学生充足的体育锻炼时间。
2. 地面体育游戏探索
作为试点校,学校开设上午十五分钟小课间,积极探索“地面体育游戏”“墙面拼图游戏”“教室棋类游戏”“传统跳绳游戏”等活动区域和游戏形式,丰富了学生的课间活动。
(九)合肥市永红路小学
1. 一键报警系统升级改造
学校完成校园一键报警系统升级改造,新增人脸识别报警与声光联动功能,实现与公安、应急部门5G可视化联动,大大提高了校园的安全防范能力。
2. 食品安全闭环管理
学校实施"日管控,周排查,月调度"制度,每日校长陪餐检查留样与消毒,每日教职工参与当天食材检测,确保了食品安全的每一个环节都得到严格把控。
(十)合肥市长江路第三小学兰亭分校
1. 校园绿化补种
学校对校园绿化进行了补种和清理枯树枝修剪工作,美化了校园环境,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户外活动场所。
2. 体育教师安全工作推进会
开学初,学校召开了体育教师安全工作推进会,集中探讨体育教学和活动中的安全问题及应对策略,提高了体育教师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。
(十一) 庐阳实验小学
- “网格化”管理体系:该校构建的“网格化”管理体系有效提升了校园安全管理水平,确保了每个角落都能得到全面、细致的检查。
- “现场办公”制度:学校推行的“现场办公”制度大大缩短了隐患整改的时间,有效防止了安全事故的发生。
- 国学韵律操:学校创编的国学韵律操不仅丰富了大课间活动内容,还有助于学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。
三、问题与建议
1. 体育教师不足
多所学校反映体育教师人数不足,难以满足每天一节体育课和丰富多样的大课间活动需求。建议上级主管部门对体育教师建立统一、科学培养、招考和培训的有效机制。
2. 基础设施老化
部分学校存在基础设施老化严重的问题,如教学楼的电气线路铺设时间久远、校园场地不足等,改造难度大、成本高。建议区教体局和相关部门加大投入力度,对老化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升级,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。
3. 校园周边环境复杂
部分学校反映校园周边环境复杂,尽管与相关部门联合执法,但流动摊贩、违规停车等现象仍时有反弹,治理效果难以长期维持。建议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力度,形成长效治理机制,确保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洁和安全。